三、足

前行,无视泥淖步履坚实,不顾深渊踏印有力。

(一)胼手胝足为革命

1924年夏,国内革命形势渐趋高涨,陈延年奉令回国。 陈延年到达广州后不久,便担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 陈延年脚踏实地干工作、殚精竭虑为革命。 在广州的两年多时间里,全面领导中共广东区委的各项工作:党的组织架构方面, 建立和健全区委领导机构和下属机构,大力发展党组织; 工人运动方面,领导省港大罢工并取得最后胜利;农民运动方面,主持广州全省农运工作, 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因出色的工作能力, 陈延年被誉为广东党组织“开疆辟土的拖拉机”,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

1924年10月25日,陈延年以团中央驻粤特派员身份改组团区委, 广东团的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图为陈延年给团中央常委邓中夏的信,汇报团粤区委改组问题。

为进一步在广东掀起反帝斗争的新高潮,陈延年主持召开广东区委会议,决定发动香港和广州沙面英租界的工人举行大罢工,并秘密建立罢工领导机构。此为中共广东区委关于省港罢工情况的报告(节选)。

省港大罢工期间,为加强对罢工工人的思想教育,陈延年不仅向工人做报告还选派得力干部为罢工委员会办起机关报《工人之路》。此为《工人之路特号》第109期。

省港大罢工期间,中共广东区委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设置罢工工人补习班, 为工人提供材料到各乡宣传并调查反帝国主义运动状况。 图为《工人之路特号》中刊发的《省港罢工委员会通告第一百廿三号》。

为筹设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人班,陈延年致函旅莫支部, 请陈乔年、王若飞、王一飞、罗亦农等同志寄送资料, 如“俄国共产党史”“职工运动”“工人运动史”等学习笔记。 图为1925年2月19日,陈延年写给旅莫支部的亲笔信。

陈延年十分重视军队中党的工作,积极从事革命武装的建设。 1925年5月17日, 陈延年以“民族解放协会”代表陈东的名义列席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第一次全体职员大会。

《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中提到陈延年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后, 组织机构日臻健全,还设立了主席团,实行集体领导。

(二)鼎足而立施拳脚

1925年暑假,陈乔年接到归国通知。回国后,陈乔年步履不停、奔走各地,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展、壮大党组织。1925年10月,陈乔年前往北京,任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长,成为中共北方区委最年轻的委员。他协助李大钊,巩固发展党的队伍,组织工农民众,扩大国民革命战线。1927年,陈乔年代表中共北方区委,出席中共五大并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负责落实干部任免调动、疏散和撤离干部等工作。1927年10月,陈乔年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在荆楚大地点燃革命星火。

陈乔年曾主持创建印刷厂,解决了中共北方区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的印刷问题。

1926年3月18日,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大会结束后,群众举行游行请愿,与军阀卫队发生对峙。在队伍中的陈乔年迅速反应,掩护群众撤退,自己却被卫队士兵刺伤胸口,鲜血染红上衣。图为对峙现场。

1926年10月中旬到11月初,陈乔年代表中共北方区委到察哈尔、热河、绥远地区考察工作,并前往国民军中。《北方区对于三特区及西北军中工作意见》提到陈乔年此行目的。图为《北方区对于三特区及西北军中工作意见》。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陈乔年在武汉工作期间,曾在此办公、居住。

1927年8月7日,陈乔年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出席了八七会议。图为八七会议记录。

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
(1925.10-1927.5)

书 记
李大钊
组织部长
陈乔年
宣传部长
赵世炎(—1926.5调任中共江浙区委)
范鸿劼(继任,—1927.4牺牲)
秘 书
彭桂生(—1926.11)
杨景山(继任,—1927.4牺牲)
职工委员会主任
赵世炎
国民运动委员会主任
李大钊
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
刘清扬、夏之栩
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
张兆丰
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李怀才

中共湖北省委员会
(1927.10—1927.11)

书 记
陈乔年
委 员
汪泽凯(常委、组织部长)
林育南(常委、宣传部长)
任 旭(常委、农委主任)
李震瀛(常委、工委主任)
黄五一(常委、继李震瀛为工委主任)
石炳乾、熊映楚
秘书长
乾石炳

中共湖北省委员会
(1927.11—1927.12)

书 记
陈乔年
委 员
任 旭(常委)
郭亮(常委)
黄五一(常委)
余茂怀(常委、宣传部长)
关学参、刘昌群
秘书长
乾石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