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上一篇】【下一篇】【末页】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革命家、战略家、哲学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思想创立者。
诗文注释
⑴ 博大:宽广;丰富(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学问、胆识、胸怀等。 ⑵ 刀光剑影:暗喻白色恐怖下的国内社会环境。 ⑶ 龙华喋血:指当年“左联”五烈士,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白莽)、胡也频、冯铿、李求实(伟森)等在龙华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 ⑷ 犹制小诗:指鲁迅闻“左联”五烈士遇难,悲愤中作《七律?无题》以做纪念。 ⑸ 鉴湖: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南,原名庆湖。又称长湖、镜湖。 ⑹ 越台:即越王台,春秋时越王勾践在会稽(今绍兴)为招贤纳士而建。绍兴出名人,是鲁迅、周恩来、竺可桢、秋瑾、王羲之、陆游、蔡元培、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⑺ 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所作《秋风曲》诗和遇难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 ⑻ 一例氤氲入诗囊:一例,意即一律,一样。氤氲( yinyun 因晕),形容烟或云气浓郁。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诗作欣赏
  《七绝二首》之一的起句盛赞鲁迅的广阔襟怀,远见卓识,以及坚如盘石的原则立场。大气包举,笼罩全篇。次句承转。“刀光剑影”形象地再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白色恐怖的严酷。“任翔旋”生动描写了鲁迅在文化“围剿”下英勇无畏、机动灵活的战斗英姿。

  第三句点出轰动中外文坛的“左联”五烈士遇难事件,内容由虚而实。“龙华喋血”,系指国民党政府于 1931 年 2 月 7 日秘密杀害二十余位革命志士(其中包括左联五烈士)的骇人听闻的暴行。左联五烈士的牺牲,使鲁迅彻夜不眠,他失去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去了很好的青年。

  末句统摄全诗。一个“犹”字,突出了鲁迅在黑暗暴力的进袭面前不避风险,昂然屹立,顽强抗争的战斗精神。“小诗”,指鲁迅的《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亦称《无题》或《悼柔石诗》)。这首诗慷慨悲怆,气壮情真,表达了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坚强斗志。毛泽东显然对鲁迅的这首千古绝唱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首诗是体现鲁迅革命精神的代表作之一。

  《七绝二首》之二深刻揭示了鲁迅赖以植根、成长的文化沃土和给鲁迅以丰富精神滋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第一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七绝之二》的首句,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为一体。“鉴湖”“越台”是鲁迅故乡浙江绍兴的代表性景物,象征着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名士”一词在这里泛指在中国历史上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做出过不同贡献的仁人志士。在绍兴辈出的“名士”中,鲁迅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七绝之二》次句的“忧忡”,即忧心忡忡,形容绍兴历代先贤具有为国为民忧虑不安并舍身相报的美德。“痛断肠”,形容这些优秀人物在国运艰难、危机四伏的年代痛心疾首,力挽狂澜于既倒。从“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到临刑前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为遗诗的反清志士、鉴湖女侠秋瑾,就都具有一脉相承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他们的优秀诗作,连同鲁迅在中国黎明前最黑暗年代制作的小诗,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我国诗歌宝库的珍品,全都融入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血脉。

  毛泽东《七绝二首》遣词造句都是从内容出发,随意挥写,有的诗句并不完全为格律所拘。全诗风格雄浑,气势挺拔,充满阳刚之美。诗中的议论与形象相结合,与史实相结合,运用了一些并不生僻的典故,增强了作品的概括力,激起了读者的无尽联想。毛泽东《七绝二首》中诗句,音量之宏,音力之厚,恰如雷霆之声,激励着我们继承发扬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奋然而前行。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