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海归精英李石曾、蔡元培等人提倡“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在里昂、北京等地设立分会,招寻自愿赴法求学的青年。1916年李石曾组建“法华教育会”,与法社会各界建立联系,为留法创造半工半读条件。各种类型的留法预备学校在各地纷纷成立。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勃然兴起之时,正值新思想、新文化在国内广泛传播,在五四运动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至1920年赴法求学人数已达1600人,延续20多年,培养了大批栋梁人才。

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蔡和森、蔡畅、李富春等都是1920年左右赴法勤工俭学的。严济慈、童第周、巴金、徐悲鸿、钱三强、肖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都随此潮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以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返回目录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