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上一篇】【下一篇】【末页】
 
 
作者简介
  张恺帆,安徽无为人。曾被关押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位于龙华烈士陵园遗址区)四年之久。建国后任安徽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等职。
诗文注释
⑴ 仰:敬慕 ⑵ 高风:指志趣、品行、操行、品德的高尚。 ⑶ 壮士:指革命者。 ⑸ 未穷:没有完成;没有实现。 ⑹ 墙外:墙,高墙也,指监狱。 ⑺ 一般:一样;同样;一种。
诗作欣赏
  1930 年 11 月,时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的张恺帆,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月底被解送到上海南郊的龙华,关进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张恺帆入狱后,几乎每夜都听到枪声和不屈的口号声。这首诗是作者被关押在龙华监狱时与狱友共同创作并题于壁上,后广为流传。诗作表达了革命者对烈士精神的赞美和景仰。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烈士未竟事业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前两句写烈士们高风亮节、身亡魂在。后两句写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桃花寓意春天,墙里的鲜血滋养着墙外的桃花,灿烂若丹霞的桃花寓意烈士精神光华。作者不去描写烈士们如何勇敢,如何坚强,而把墙里的鲜血与墙外的桃花作比照:“一般鲜艳一般红”,真妙笔生花,佳句感人!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