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少年英雄》

    

三月的龙华烈士陵园春意盎然。从陵园南门入园,沿东环路东边是一片盛开着映日桃花的桃林。桃林不远处,龙华塔巍然而立,清晰可见,龙陵的桃花烘托着这古塔,这正是人们到龙华观赏桃花的最佳视域。而环路西边则是龙陵的重要区域“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个十分宽阔的大草坪。草坪的北面横立着大型铸铜雕塑《少年英雄》。


    1993年,龙陵筹建办在龙陵建筑总体规划方案中就确定了要建青少年活动中心草坪和反映少年英烈的纪念雕塑的计划。翻阅上海百年风云史,会使人感到上海所经历的变迁是难以计数的。上海的历史是曲折艰难、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上海无愧为足以让人骄傲的英雄城市,百余年来,无数的民族先驱、志士仁人、革命英烈在上海的土地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披肝沥胆,洒尽热血,奉献生命,为上海谱写了篇篇光辉乐章。在这无数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与进步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人们中有部分是尚未成年的,道道地地的“少年英雄”。


    自1840年以来,在上海的不同历史时期里均涌现出了一些年少志高,胆识兼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少年英雄人物。如著名的反对封建清王朝与帝国主义侵略的上海“小刀会”起义中的不畏强暴、奋勇杀敌的孩儿兵;如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英勇报国的上海童子军战士;如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上海少年地下工作者、小交通员、报童等等。著名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烈士牺牲后被章太炎称道为“少年英发”。1925年在震惊中外的南京路五卅惨案中,参加学生爱国示威,被英帝国主义巡捕枪杀的陈虞钦烈士,当时年仅17岁。1928年率领上海松江农民举行武装暴动而英勇牺牲的吴志喜烈士,就义时也年在英少。被谢觉哉誉为“少年斗士”,1931年2月在龙华英勇就义的“二十四烈士”中的欧阳立安烈士,是年也才17岁。上海百余年的历史中的少年英雄们,他们中有的人留下了姓名,而有很多的人是只让历史知晓有其人,却永远无法查知其姓名,这些人是成了“无名的英雄”、“无名的英烈”。历史虽然逝去,但这上海百年的少年英雄则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是值得人们为其塑像,以作永久纪念的。


    1994年上半年,龙陵筹建办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著名雕塑家汤守仁作雕塑《少年英雄》的特约征稿。汤守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不仅有着令人羡慕的雕塑成就,还在壁画艺术上颇有成绩。他创作的《上饶集中营纪念碑》、厦门市中心标志性城雕等作品都是优秀的大型户外雕塑。11月中旬,汤守仁的设计初方案面世,该雕塑方案以火炬为雕像的总体构图造型,上海百年的少年英雄典型人物群像组合于火炬中间。雕像颂扬少年英雄在熊熊的革命烈火中永生。该方案得到了龙陵雕塑评委的基本肯定。尔后,龙陵筹建办先后多次向共青团市委征求对建造该雕塑的意见。团市委对此也非常重视,专门作了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反馈了意见。次年2月,汤守仁先设计出了三套雕塑方案以征求意见。5月,汤守仁在综合分析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正式修改方案,并进行了泥塑定稿的塑造。此泥塑稿在杭州经龙陵筹建办领导审定通过。此后,汤守仁在王焱等助手的协助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该雕塑的再创作。铸铜纪念雕塑《少年英雄》于1997年3月中旬在龙陵青少年活动中心安装竣工。落成后的《少年英雄》铜像背依香樟大树,坐北朝南,造型艺术手法写实与浪漫合用,总体构图形式变形夸张,气势宏大;典型人物群像具具生动传神,相互呼应。在建筑师与雕塑家的协商设计下,雕塑的基座与青少年活动中心大草坪的露天舞台镶嵌融合为一体,这使得雕塑的形式显得更加新奇别致。几年来,全国已有数百万青少年满怀敬仰之情来到雕塑前瞻仰。《少年英雄》雕塑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感到无比的亲切,仿佛身临其境,英雄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