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诗一首
黄治峰
男儿立志出乡关,
报答国家那肯还。
埋骨岂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注释
桑梓——是两种树木,古代常栽于家宅旁边。后来人们常以之作为家乡的代称。

跋文
黄治峰诗一首,一九九六年春,南海陈景舒书。 陈景舒(1931 - ),广东佛山人。中国书协理事,广东书协主席。此篇书体为隶书。
作者简介
黄治峰(1891-1934),广西奉议(今田阳)人,壮族。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右江赤卫军总指挥,红七军二十师副师长和军部参谋处长职务。1934年调离中央苏区,返回右江坚持斗争,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赏析

     感时思报国 拔剑起篙莱

      这首诗只有四句。虽然语言朴素,但读来铿锵有力。全诗一气贯注,直抒胸臆。感情豪放激扬,一股慷慨之气荡人肺腑。诗先从自身写起,开篇明义,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转而写至国家,自觉地将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同国家的命运维系在了一起。《诗经.小雅.小弁》中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句。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家乡在中国人心目中地位之重。一般来说,背井离乡终是万不得已之为。然而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因此当国家面临危难之时,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激情的驱使下,许多像诗人一样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读后让人感受到了“感时思报国,拔剑起篙莱”的冲天豪气。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不管生前如何,死后总要“叶落归根”。说到死,最惨不过“死无葬身之地”。《后汉书.马援传》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可见,即使是“马革裹尸”,尚且要“还葬”。然而革命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早已将生死摈将度外。即使将自己的生命化为沙场泥土,也在所不辞。这是何等凛然的革命气势!足见其志之精,心之坚。

      从最后两句诗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者的事业就是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之中,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解放而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诗人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用生命印证了自己的豪迈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