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七律
江上青
过隙光阴逝白驹,
十年患难早相扶。
雄心拚付三期战,
别绪全凭一雁书。
春水绿杨思故里,
秋山红叶走征途。
天涯兄弟成劳燕,
互问风尘老病无。
注释
1、隙——小孔。
2、白驹——骏马。这里用于形容光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三期战——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中所论述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这里指抗日战争。
4、劳燕——劳:伯劳鸟。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比喻离别。
5、风尘——谓行旅。含有辛苦之意。
6、老——《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即衰。”引申为衰,与壮相对。

跋文
江上青诗,九六年二月书,聂成文。 聂成文(1946- ),辽宁辽阳人。中国书协常务理事,辽宁书协主席。此篇书体为草书。
作者简介
江上青(1911 - 1939),江苏扬州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暨南大学学习。中学时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曾先后在扬州、上海被捕,关押在苏州监狱和上海提篮桥监狱。 1933年后从事革命文化教育工作。1938年赴皖东北工作。后任中共皖东特委委员。1939年7月29日在泗县遭反动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
赏析

    患难相扶赴征途

    这首诗是1939年夏江上青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泗县管镇写给同胞兄弟江树峰的,是一首感事怀人的抒情诗。

      诗的开头以“白驹过隙”之古喻起笔,写出了对时光流逝迅忽地感叹。随之诗句即由感事转入怀人,“十年患难早相扶”这一句诗蕴蓄了作者对同胞兄弟多年来相伴相扶,手足之情的深切怀念。而其中“患难”二字又使人能感悟到在当时那种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艰辛。

    江上青和其弟江树峰年岁相近,两人几乎是同时走上革命征途。从1927年时树峰就和上青一同投入到了革命的斗争中。上青发起创办《写作与阅读》杂志时,树峰也参加了编辑工作。抗战爆发后,上青组织了“江都文化界抗日救亡宣传团”,两人随团从江都出发,先后在六安、颍上等地广泛开展抗战宣传活动。在了解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和作者当年的经历后,我们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感怀手足情之上了。两人在过去的革命生涯中互勉互励,共同战斗的风雨历程浮现眼前,一股淳厚的战友之情溢于字间。

      下两句诗的语气却将幽婉的意境顿然转成激昂。江上青兄弟随团到浠水后,一部分人赴广西参加抗日武装,上青和另一部分同志到了立煌,兄弟二人分别后,经常书信往来,互相勉励。一个“拚”字将作者兄弟二人毅然奔赴战场的勃勃雄心跃然纸上。为了国家的兴亡,兄弟间的手足之情也只得暂抛一边,而一腔思念也只能寄予雁书一张。

      第三句中作者用“春山绿杨”与“秋山红叶”对举,一方面写出了作者离家时间之久,说明战争的持久和艰难。另一方面也抒发出了革命者为“大家”弃“小家”,为大义而抛私情的宽阔胸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绿杨”、“秋山”的故乡虽然让人无限依恋,但“红叶”映照的革命征途更让作者心仪。这两句诗是全诗感怀的高潮,既表达了抗日战士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抗战胜利的坚定决心。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意境,才使整篇诗一扫叙述离愁别恨的忧郁和惆怅,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喷薄而出。

      作者最后仍以怀人收笔。因为战争的残酷,使亲兄弟天各一方,但隔不断殷殷手足之情。“互问风尘老病无”写出了兄弟间的那种无限关爱,情谊之深令人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