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
亡命
黄诚
茫茫长夜欲何之?
银汉低垂曙尚迟。
搔首徘徊增愧感,
抚心坚毅决迟疑。
安危非复今朝计,
血泪拚将此地糜。
莫谓途难时日远,
鸡鸣林角现晨曦。
注释
1、何之——何往,向哪儿去。
2、银汉——银河。
3、搔首——用手挠头,表示心绪烦乱。
4、决——同“诀”。分别。
5、糜——碎烂。

跋文
黄诚烈士诗《亡命》一首,乙亥岁尾,海春敬书。 萧海春(1944 - ),江西丰城人。上海美协会员,此篇书体为行书。
作者简介
黄诚(1914 - 1941),河北安次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平学联主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41年蒋介石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黄诚在英勇抵抗后被俘。不久,牺牲于上饶集中营。
赏析

      逆水行舟,豪气遏恶浪

      1935年6月,国民党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继而颁布所谓“睦邻令”,严禁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12月9日,在北平地下党和北平学联的领导下,爆发了“一二·九” 学生爱国运动。在学生会主席黄诚的领导下,清华大学成了北平学生运动的一个坚强堡垒。对此国民党政府惊恐万状,对学生运动进行了疯狂的镇压。1936年2月29日,反动军警包围了清华大学,并冲进校园搜捕爱国学生,而黄诚就是名单上的第一人。事后,黄诚把这一夜的感受用此诗记录下来。

      起首两句诗,看似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实质是借景喻情。暗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状况。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屈膝献媚,对内残酷镇压,使中国人民犹如生活在不见天日的黑暗之中。“欲何之”则是作者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借景而发。作为一个爱国的青年学生,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内心因对国家前途的焦虑而无比沉重,期盼着国家的出路。“曙尚迟”则表明了作者对当时革命形势之严峻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搔首徘徊增愧感,抚心坚毅决迟疑”这两句诗是作者对自己内心活动变化的形象刻画。前半句表明了作者内心的茫然和渴望。想救国救民却不知何以为计,想追求真理却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这种犹如在十字街头彷徨的精神苦闷。使革命青年心生愧疚。后半句中作者以“坚毅”两字和上半句的“徘徊”作了鲜明的对比,来反映他内心急剧的变化。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革命青年在斗争的磨炼中,由茫然转向清醒,由徘徊转为果敢、迅速成长的过程。让人读后为之精神一振,印象深刻。醒后的作者信念顿坚,勇气倍增:“安危非复今朝计”他以毅然的语气表明了自己为拯救祖国于危难之中,而不再瞻前畏后,计较个人安危的决心。“血泪拼将此地糜”是作者发出的慷慨激昂的誓言:为了砸碎这黑暗的社会,实现救国的理想,革命者即使粉身碎骨也义无反顾。字字掷地有声,是革命青年向反动派黑暗统治发出的宣战号角。这用血泪凝成的文字里,饱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们感受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和悲壮。其感染力之强,让人读后不禁热血沸腾。

      最后两句诗,作者的心情转为冷静、平稳。由斗争精神的慷慨抒发转入了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地展望。作者清醒地认识到“途难时日远”,革命的历程不会是平坦的大道,总会有曲折和漫长。作者意识到,虽然自己在这次的搜捕中因同学的掩护而幸免于难,但在今后的严酷斗争中还会有被捕的危险,对此作者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他在前面加上了“莫谓”二字,清楚地表明自己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事实上,黄诚在今后的革命斗争中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印证了自己的信念。1941年1月13日黄诚被捕后,在上饶集中营关押期间,不畏利诱,不畏酷刑,顽强不屈。在他从狱中托人带出的纸条上这样写道:“军败被拘,生死莫卜。几年来从事于抗战,无愧于心。我绝不因斧钺在前而改变初衷。假如就这样死了,则求仁得仁,复何怨。”故陈毅在缅怀黄诚烈士的诗中赞他“临难铮铮风骨好”,“被俘不屈,志量可佩”。足见其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和忠诚。在诗的最后,作者用“鸡鸣林角现晨曦”一句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他坚信,革命必将取得胜利,如同太阳总会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阳光一定会照耀在中国大地。

      本诗就像夜行的小舟,在无边的黑暗里几经转折徘徊,破浪前进,终于进入希望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