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诗一首
谢晋元
勇敢杀敌八百兵,
抗敌豪情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
说到倭寇气不平。
注释
1、八百兵——指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2、怜——同情。
3、倭奴——日本鬼子。

跋文
谢晋元诗一首,乙亥年之小满,汤兆基书于恒斋。 汤兆基(1942- ),浙江湖州人。中国书协会员。此篇书体为行书。
作者简介
谢晋元(1905-1941),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五二四团团副,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为掩护部队撤退,率八百壮士孤守四行仓库,历时4天,民心为之振奋。1941年4月,在上海租界“孤军营”遭叛杀害。
赏析

      有心杀敌 无力回天

      1937年在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谢晋元部奉命掩护大部队撤退,他们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到了第四天,他接到撤出四行仓库的命令,忍痛退人租界。全体官兵被送入孤军营,实际上就是扣留营,周围都架着铁丝网,孤军营的处境十分险恶。长期的羁禁生活对谢晋元的刺激很大,是啊,他本来应该拿着枪和日寇面对面地拼杀在战场,现在却被人缴了械,还不让升中国国旗,因此他内心十分苦闷,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作了这首诗,以抒发他的心中郁结的苦闷。

      诗的前两句是歌颂英勇杀敌的八百壮士,“勇敢杀敌八百兵,抗敌豪情以诗鸣。”八百壮士勇敢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他们的这种战斗豪情应该用诗歌来歌颂、来宣传。“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倭奴心不平。”这两句是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不能报效祖国,心中十分哀伤。

      这首诗前后对比强烈,把作者英勇杀敌的战斗豪情与身受羁禁的悲愤心情两相对照,使读者受到深深地触动,更加体会到作者那种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哀伤。另外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即使处在这种境地,他想的还是要报效祖国,“千行泪”是为爱国而流的,“心不平”是因为不能上疆场杀敌,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渴望早日杀敌的焦急情绪。一个战士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在强敌入侵、祖国危急时不能上战场为国效力,谢晋元的这首诗把这种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了。